AI生活离我们还有多远?人形机器人什么时候可以真正走入日常生活?日前,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“AI生活”主题科普主场活动在浙江省科技馆举办。
活动开场,人形机器人上演了一场格斗赛,双方势均力敌,均能做出闪电般的攻防反应;抬头看,来自杭企的无人机在没有卫星信号的室内精准穿行,上演一场无人机“团体秀”;大屏上,浙江传媒学院出版学院的老师与AI共同绘画、谱写旋律……活动汇聚了全国顶尖科研机构、知名科技企业和全国科技馆力量,为公众带来一场科技盛宴。
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展示了百度联合中国科技馆开发的“科技馆智能体”,它整合了中国科学技术馆丰富的科普知识数据与文心大模型技术,不仅能为科技馆内的观众提供基础信息、导览等服务,还能为青少年解答科学问题。这为未来的科普讲解等场景提供了低成本、高质量、知识完备的解决方案。
“3到5年,人形机器人可能在工厂等相对标准化场景替代人工工作,形成商业闭环;10年左右,可能进入医院、养老院等场景。”宇树科技联合创始合伙人陈立透露。
“我们希望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快速地传递给大众,让大众在接受的基础上敢于接受新事物,敢于迎接新技术。”陈红阳研究认为,科技馆作为科普的重要阵地之一,要帮助大众理解AI所带来的技术风险以及其中的技术原理,为AI生活化提供帮助。
“AI生活”主题科普活动自7月启动以来,联动全国科技馆共同参与。浙江省科技馆联合省市各级科技馆、科普教育基地、新质生产力科普馆,推出10余条精品科普研学路线。浙江省科协启动“跟着产业去研学”科普行动,深入探访省内15个特色产业集群,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科普体验,形成覆盖范围广泛的科技知识传播网络。
天金策略-上海配资公司-个人场外配资-杭州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